跳到主要內容

1988。太和烏龍

這是1988年阿里山太和茶區的烏龍,現在已經十七歲了,想泡她…可能需要花點心思才行。找來一把只有40cc容量的汕頭壺,再搭配杯形有點像漁夫帽的薄胎小瓷杯。把茶壺當南瓜車,杯子順理就成駿馬,接送太和公主參加盛大的舞會。


  茶葉的使用量約為壺容量的十分之一,也就是4公克的重量,照例先溫壺,置茶入壺,注入約90度的熱開水,第一泡為70秒的溫潤泡,為了第一泡即能安心享用,所以特別在溫潤泡注入開水時讓水溢滿出壺,好讓不潔物順流而出,第二次至第四次的注水浸泡時間約為30秒,爾後每一泡增加10秒的浸泡時間。當然,這是為了試出老茶的特色及焙製功力,才需要這麼精準的泡茶方式,如果沒有泡茶的基本準則,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及茶葉才能找出較合適的泡茶方法。


  第二次至第四次的注水浸泡都是30秒,如果這連續三泡的茶湯濃度越接近,就表示茶葉的製焙功力越高。注水入壺時,需採和緩細注繞倒的方式,也就是說要溫柔一點啦!品茶時,每杯要分三次入口,也就是高、中、低溫各品一小口,每口茶湯要間隔1~2分鐘。請儘量拿出耐心,享受每一杯、每一口茶湯在口中的變幻。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香港嶤陽茶行的鐵觀音和水仙

這是為了不久之後迎接『茶多拉盒子』的準備工作, 莉森找來嶤陽茶行出品的水仙、鐵觀音兩款各三種等級的岩茶, 打算先練練基本功,不知沒有茶友也想一起練? 特別鐵觀音茶王 140g 本山正綠觀音 140g 極品正鐵觀音 140g 天心岩特別老欉水仙 125g 天井岩真欉水仙 125g 幔陀西正欉水仙(無罐) 125g

雷窯。郭瑞聰

許久不曾在鶯歌老街上閒逛,假日的人潮總是讓人敬而遠之。

香港祥興茶行。鐵羅漢

九○年代在台中港的委託行裏都可以找得到,當時莉森以普洱為收藏目標,因此岩茶只是點綴性的茶飲品,沒想到十多年後它也有機會被注意到。 九○年代收到的包裝跟後來的不太一樣,舊包裝的圖案比較好看、精緻。兩款對照的照片裏,左邊是新包裝,右邊是舊包裝。 一大包裏面有八中包,每一中包裏面有十個小紙包,每小紙包重約7克 後面兩張茶湯是不同角度拍的,岩味明確,茶湯清澈,值得細細品味。 這款式的鐵羅漢很令人頭大的是它沒有標註出廠日期或保存期限,因此除了開拆,完全沒辦法知道它的狀況,又因為封在塑膠包裝袋裏,轉化的速度也變得慢,有些喝起來還有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