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六大茶類

目前茶葉種類的劃分標準不一,有根據茶葉發酵度、製造方法將茶葉分為綠茶、紅茶、青茶 (烏龍茶)、白茶、黃茶和黑茶等六大類;依發酵度分類整理如下:

**綠茶:是未經發酵製程的不發酵茶類,也是中國產量最多、歷史最久的種類,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首位。製作步驟有殺青、揉捻、乾燥等三個工序,乾燥有炒青、烘青、蒸青及曬青等方法。
  • 炒青綠茶:龍井、碧螺春、雨花茶、松針等
  • 烘青綠茶:黃山毛峰、太平猴魁、華頂雲霧、高橋銀峰等 (閩烘、浙烘、徽烘、蘇烘等)
  • 曬青綠茶:滇青、川青、陜青等蒸青綠茶:煎茶、玉露等
註:雲南茶菁也有烘青、曬青的不同乾燥法,兩種茶葉的香氣、毫毛、色澤有明顯不同。

 **紅茶:經過完全發酵的全發酵茶類,發酵度約為80~90%,製作時不殺青,利用萎凋使鮮葉失去部份水分,再揉捻成條狀或切碎成碎末狀;採摘後即開始進行發酵,茶葉所含的多酚類氧化轉變成紅色化合物,此化合物部份可溶於水,而形成紅湯、紅葉。目前紅茶正抬頭引風潮,金駿眉、台茶十八號紅玉算是領頭羊,中國大陸各省份或多或少也實驗性發展當地茶區的紅茶。

**青茶:屬於半發酵茶,是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的茶類,亦稱為烏龍茶,其發酵度介於30~60%之間;製作時經過適當發酵後,葉片中間為綠色,葉緣稍微紅變而呈紅色,故有「綠葉紅鑲邊」之稱。主要產區:臺灣、福建。

**白茶:為輕度發酵茶,發酵度為20~30%,加工時不炒、不揉,以曬乾或用文火烘乾方式將白色茶葉茸毛完整保留,主要產於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陽等縣。

**黃茶:微發酵茶,發酵度約為10~20%,製茶過程中經悶堆渥黃,而形成黃葉、黃湯,較具名氣有君山銀芽、四川雅安、蒙頂黃芽等。

**黑茶:屬於後發酵茶,加工時堆積發酵的時間較長,使其葉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維吾爾等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廣西六堡茶、普洱熟茶等。

雲南普洱茶部份的歸類,個人將熟茶及入重倉普洱歸為黑茶;未入倉及輕度入倉未失茶性的生茶不列入黑茶,至於應該歸什麼茶類?尚待研究…
以上參考【中國茶經--茶類篇】並依現況適度修正(2013.7.23)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香港嶤陽茶行的鐵觀音和水仙

這是為了不久之後迎接『茶多拉盒子』的準備工作, 莉森找來嶤陽茶行出品的水仙、鐵觀音兩款各三種等級的岩茶, 打算先練練基本功,不知沒有茶友也想一起練? 特別鐵觀音茶王 140g 本山正綠觀音 140g 極品正鐵觀音 140g 天心岩特別老欉水仙 125g 天井岩真欉水仙 125g 幔陀西正欉水仙(無罐) 125g

雷窯。郭瑞聰

許久不曾在鶯歌老街上閒逛,假日的人潮總是讓人敬而遠之。

香港祥興茶行。鐵羅漢

九○年代在台中港的委託行裏都可以找得到,當時莉森以普洱為收藏目標,因此岩茶只是點綴性的茶飲品,沒想到十多年後它也有機會被注意到。 九○年代收到的包裝跟後來的不太一樣,舊包裝的圖案比較好看、精緻。兩款對照的照片裏,左邊是新包裝,右邊是舊包裝。 一大包裏面有八中包,每一中包裏面有十個小紙包,每小紙包重約7克 後面兩張茶湯是不同角度拍的,岩味明確,茶湯清澈,值得細細品味。 這款式的鐵羅漢很令人頭大的是它沒有標註出廠日期或保存期限,因此除了開拆,完全沒辦法知道它的狀況,又因為封在塑膠包裝袋裏,轉化的速度也變得慢,有些喝起來還有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