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3的文章

2013松崗冬紅

這款烏龍紅茶是產自南投縣仁愛鄉清境農場附近的松崗茶園,海拔約2050公尺,在台灣海拔約1200公尺以上便稱為高山茶;阿里山的茶也被歸為高山茶,但大多海拔高度約1400公尺左右,因此同樣稱為高山茶,但是高度不一樣價格也不同的,買茶時可要注意這個價格問題。

月下美人。漆盤

2009年暑假期間參加宜蘭傳統中心的平蒔繪漆藝研習,事前準備幾份重量級的圖稿,對於不會畫圖的我真是一大挑戰。

寫字,寫自在

開始寫字只是為了填補沒再去上提琴課的缺憾,因為小提琴店的老闆一再告訴我握弓就像拿毛筆一樣簡單,老闆大概沒想到我並不會寫毛筆字

日月潭紅玉茶餅

台茶十八號、紅玉指的是同一款茶,產自南投縣魚池鄉茶區,目前已經研發出壓製技術,150公克規格小巧可愛又便於後續轉化,不到半年的茶餅已經能轉出類似老普洱的神韻。

陳年阿里山藏龍

這兩個塊狀物是多年前由建福茶莊杜師傅以阿里山烏龍春茶壓製的,當時取名為「藏龍」,轉眼間就陳放快十年,這兩塊是狀況比較好的。

2013大禹嶺烏龍春茶

 

2013阿里山二採烏龍

清雅的花香

大禹嶺。烏龍紅茶

南投仁愛鄉海拔2700公尺的烏龍茶園,特別在最後的採收做成一批紅茶,茶園主人對於茶的表現覺得十分驚艷,原來高山紅茶可以如此香甜美好。 茶葉索條落在瓷杯發出清脆聲響,非常骨感的茶葉。

秀釅。高山紅

來自南投仁愛鄉的烏龍紅茶,茶葉條索細嫩、骨感,像輕盈飄舞的仙女一般。 這是款擁有東方美人氣質的紅茶,建議低溫慢沖,甚至以冷泡方式沖泡。 在水中緩緩舒展的茶葉 輕盈、優雅的香氣,不同於英式紅茶的呈現方式。

不同風味的紅玉

由台灣原生茶種及緬甸大葉種改良的台茶十八號紅玉先天條件佔盡優勢,再加上純熟的製茶技術後便是一款禁得起考驗的功夫茶。紅玉最容易辨識的特色便是她特有的涼氣,夾帶著涼氣的高揚香氣在茶水之間飄揚著,聞著茶香就足以讓人神迷其中。 紅玉就像性能絕佳的手工打造跑車,可以飆速飛馳,也可以緩速漫遊。 香氣高揚的紅玉 以高溫開水拉高直沖,讓茶葉快速翻滾便得香氣高揚的滋味,涼氣顯嗆,如同急速飆揚,湯色也呈朱紅。 蜜香充滿的紅玉 以低溫緩慢徐徐注水,茶湯甘甜如蜜,涼氣隱約其中,湯色呈蜜黃色。 忍不住,一杯接著一杯 相同的一款蜜香紅玉(十八阿哥)可以沖出不同的風味。

紅魔法:無煙燻正山小種

莉森挑了無煙燻的正山小種,拆開茶袋後看到都是已經分裝的小包裝就安心許多,真怕自己先拆飲導致茶品失香、受潮。 看起來小小一包,沒想到份量還不少,茶葉細索,少量金毫分佈其中,茶乾聞起來乾淨、可口。 茶湯有股特殊香氣,像龍眼又像荔枝,莉森喜歡冷湯的滋味!!

紅魔法:十八阿哥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500"] 紅魔法:十八阿哥[/caption] 這款茶是來自南投縣魚池鄉的台茶18號,在1999年命名為紅玉,是以台灣原生茶為父系,緬甸大葉種為母系的改良品種,因此它是喬木大葉種的身份是確定的。 莉森曾經喝過不少原生山茶,茶農競相栽培一些變異種山茶或是到山裏尋找發現新的山茶, 魚池農會目前的製茶比賽也增列山茶項目;多年前也曾接觸過高雄六龜的原生山茶,甚至幫忙當地原住民所採製的栽培型山茶。比較不同地區山茶後,發現山茶的共同特點是茶湯都有一股特別的涼氣,更有趣的是由不同人所製的茶單獨沖飲不見得一定喝得到涼氣,反而是在混合多款山茶之後才會出現明顯的涼氣,如同多人合唱所引發的共鳴一樣。 為何它又稱為十八阿哥?台茶18號在魚池鄉到處都可以買得到,但是不見得可以遇上如同皇室貴族一般的特質,因此莉森將這款茶命名為十八阿哥,當您到日月潭遊玩時可以試試有沒有店家知道十八阿哥,再問問十八阿哥的特色及口感如何,以免買到假貨。 至於特色及口感,將在紅魔法品茶活動即將結束時公開給大家。

2013「紅魔法」茶多拉品茶活動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375"] 募集分裝五個地區的特色紅茶[/caption] 2013.3.25終於收到紅魔法的茶多拉箱子,看起來蠻壯觀的陣容,共有十八款,安徽的兩且先生稱它們為十八醉,大概是覺得喝完十八款必定會茶醉吧。莉森依據茶量多寡分配,畢竟每一款茶都是獨一無二,就不去考量茶葉本身的狀況,預計分為四個場次進行,每場次邀請四位茶友一同品飲。在正式茶會之前,先找幾款茶量較多的品項試喝,以便安排品飲順序才不致於浪費大家募茶分享的美意。 江南茶区(召集人-五迁居主人且饮且读): 祁门红茶35g、九曲红梅10g、宜兴红茶陽羡金毫13g 西南茶区(召集人- 一水间主人迎新): 有机滇红10g、八十年代滇红8g、云南蒙自东方美人20g、易武正山古树红茶8g 台湾茶区(召集人-自在茶馆主人莉森·茶包): 蜜香十八45g、青心烏龍红茶(醉红)55g、佛手红茶60g 中南茶区(召集人-随心阁主人茗仙): 湖南红茶H9106 15g、湖南红茶H5006 20g、2011安化红茶15g、一级安化红茶20g 福建茶区(召集人-浊玉轩主人天上客): 正山小种·烟熏25g、正山小种·无烟65g、坦洋工夫80g、政和工夫80g 以上共十八款,但重量不一,因此必須分次進行品茶活動,安排如下: 第一場: 佛手红茶、蜜香十八、青心烏龍红茶(醉红) 正山小种·无烟、坦洋工夫、政和工夫 正山小种·烟熏、云南蒙自东方美人、湖南红茶H9106  第二場: 佛手红茶、蜜香十八、青心烏龍红茶(醉红) 正山小种·无烟、坦洋工夫、政和工夫 易武正山古树红茶、湖南红茶H5006、宜兴红茶陽羡金毫 第三場: 佛手红茶、蜜香十八、青心烏龍红茶(醉红) 正山小种·无烟、坦洋工夫、政和工夫 八十年代滇红、2011安化红茶、祁门红茶 第四場: 佛手红茶、蜜香十八、青心烏龍红茶(醉红) 正山小种·无烟、坦洋工夫、政和工夫 一级安化红茶、有机滇红、九曲红梅

濃濃普洱味的便便茶

  拿出一筒約2000年的7542,沒想到拆開後卻是恐怖景氣… 真的只是「屍橫遍野」足以形容 茶蟲便便--龍珠 只抽出兩餅茶再加筍殼所清出來的龍珠沒想到竟然就這麼多…莉森一開始很呆的拿一個篩子想把雜物分離,結果便便都自動變成粉狀,後來就先不理會那些,就是拿個容器裝起即可,但記得把蟲屍體夾掉。 很多茶友都知道龍珠,但是龍珠該怎麼喝?很簡單,用個杯子放一坨便便直接沖熱水。 沖水的速度慢慢的一直到快滿,莉森最喜歡看杯子上表面張力的景象,那景象像是聚集所有能力蓄勢待發;然後您就可以看到雜質、不明物質浮沈在上面,再另外拿個杯子裝點水倒進那表面張力的杯子,利用這種方式將水面上的髒東西沖掉。 濃濃普洱味的便便茶 濃濃普洱味的便便茶到底是什麼味?這要您自己喝才知道。

百年老欉蒔茶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500"] 百年老欉蒔茶[/caption]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375"] 來自南投魚池鄉的山茶[/caption]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375"] 橙紅色的茶湯,會讓人誤以為很輕佻,但它是老實、沈穩的。[/caption]

阿里山金萱紅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500"] 飄逸的茶乾條索[/caption]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500"] 茶湯入口很有牛奶的形狀[/caption]

2010重焙六月白佛手茶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375"] 2010重焙六月白佛手茶[/caption]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500"] 焙火過的茶乾看起來有點霧霧的[/caption]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500"] 茶湯綿密滑順[/caption]

2013年茶多拉「紅」魔法品茶活動

軟枝烏龍冬片紅茶 在2010年「流浪的茶多拉盒子」活動之後便提議再辦紅茶盒子,在去年海峽茶道的專案編輯終於寄來活動企畫,正式展開2013年茶多拉「紅」魔法活動的相關準備工作,莉森因此長達半年多都泡在台灣紅茶堆裏,從台茶十八號、魚池山茶、阿里山烏龍紅茶、金萱紅茶、梨山烏龍紅茶…到佛手紅茶,茶樣足足裝滿100元的郵局便利箱,最後選定三款台灣紅茶:日月潭蜜香紅玉(台茶十八號)、高山烏龍紅茶及阿里山佛手紅茶代表。

焦糖布丁。茶倉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375"] 柯有政。志野茶倉[/caption]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375"] 焦糖布丁。茶倉[/caption] 這款茶倉的特色就是看起來很好吃…或許是因為莉森正餓著肚子吧,同樣是志野釉料配方但是不同作者就有不同風格,這款式真的很像焦糖布丁,但又用削切方式表現出剛硬力道,蓋子部份被削到有點小,就像是露出小肚肚一樣可愛。 陶藝創作者 柯有政 ◎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畢業 ◎  私立復興商工美工科繪畫組畢業

習慣了FB的後遺症

莉森於2010年4月1日創立自在茶館的FB粉絲專頁,轉眼已經快滿三年,曾經在專頁裏辦過免費網路品茶會,由小社群的形成開始經營,再慢慢加進入喝茶的討論話題,當時的FB專頁功能非常齊全,有討論版、活動發起及各種外掛套用應用程式等不同性質功能,當時參加專頁茶會的粉絲人數不多但是互動比較直接。 漸漸的FB專頁的功能變得親和力高,分享的速度更是部洛格無法跟上的,因此慢慢的自己部落格文章增加的次數越來越少,真是令人害怕的事,如果FB那一天收攤了,那…部落格該如何補齊失落的內容呢?是應該回頭把自己的地盤好好整理,不應該貪圖方便而迷失自己。

紫砂水平一條龍

八、九○年代的台灣興起喝茶風氣,大街小巷、家家戶戶幾乎都見得到宜興壺的身影,莉森也愛買壺,卻不曾買這樣豪華的一條龍,從編號1至編號12的標準壺,光是檢查每把壺的狀況就需要不少時間。 一直以為茶壺已經失寵,後來發現這只是自己個人想法,與經營宜興壺業者的訪談中了解目前內地人陸續買回在台灣的早期壺,台灣本地自然產生的喝茶人口也增加茶壺需求,就如莉森的小兒子--彥澂從小把茶壺當玩具,懂事之後也開始想擁有自己的茶壺,雖然家裏已經有很多茶壺。 最近家裏的茶盤上多數時間都擺放標準壺(又稱水平壺),彥澂特別跟我們說他覺得標準壺最好看,尤其是壺身完全沒有刻字、刻花的更好,因此將家中有的標準壺一一請出來,紅土、朱泥、紫砂、汕頭…各式各樣不同胎土擺滿桌面讓他把玩,摸過那些茶壺後,他就挑朱泥的玩,一次兩把,一把泡茶,另一把當茶海,一個晚上就聽他猛掀壺蓋,沒錯!他就是要聽朱泥的輕脆響聲。

九○年代大葉青餅(8582)

這餅大黃青餅收藏於2000年初,當時的普洱茶界像是兵荒馬亂一般,大盤拼命從香港拉貨回到台灣,大盤為了拼現金當然也要把茶推出去,就在這樣的狀況下收了些九○年代的青餅,也算是運氣好! 2012年8月份去建國玉市擺攤時帶一片九三、一片大黃青餅,當時開價蠻低的,只是想招覽些人氣,沒想到最後還是自己帶回家擺。

香港祥興茶行。鐵羅漢

九○年代在台中港的委託行裏都可以找得到,當時莉森以普洱為收藏目標,因此岩茶只是點綴性的茶飲品,沒想到十多年後它也有機會被注意到。 九○年代收到的包裝跟後來的不太一樣,舊包裝的圖案比較好看、精緻。兩款對照的照片裏,左邊是新包裝,右邊是舊包裝。 一大包裏面有八中包,每一中包裏面有十個小紙包,每小紙包重約7克 後面兩張茶湯是不同角度拍的,岩味明確,茶湯清澈,值得細細品味。 這款式的鐵羅漢很令人頭大的是它沒有標註出廠日期或保存期限,因此除了開拆,完全沒辦法知道它的狀況,又因為封在塑膠包裝袋裏,轉化的速度也變得慢,有些喝起來還有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