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0的文章

新的澄順號包裝

去年用完澄順號的外包紙就接著設計新款式,延續德順號的樣式,顏色用的是舊外包一樣的印刷色彩,希望能留住之前澄順號的印象。 新的澄順號第一批包的是09秋邦崴兩件,目前邦崴穿新衣正著坐船趕回來的途中,算算時間也等了快半年,還沒看到這批新茶就已經被茶友預訂三筒,只剩下一件能賣,自己只打算留下三筒做紀念。 經過幾個月的乾旱影響,2010年的春季茶已經預計漲三成以上。雖然去年已經先買好莽枝野生古樹茶、易武麻黑古樹茶及定株三款古樹茶,但是我並不打算繼續觀望下去,因為還有其他的古樹茶及大樹茶還沒買。 下午又狠狠的買下倚邦的古樹茶及生態大樹茶,當然還有邦崴、吉良寨等大樹茶。

森雲軒的茶櫃

利用假日把茶櫃整理好,分別擺上一些具特殊意義的茶餅及澄順號的代表作,沒想到光是司崗里的茶就佔用一層的位置,分明是04灰、05黃、06綠、07綠、07藍及2003的黃印熟餅。 第二層則是緣康號--易武漫撒青餅、景邁及勐宋(白紙外包訂製茶)、09春雲縣、08秋曼松及月光,第三層則是7572、昆鐵、下關鐵及勐庫青餅、翠峰冬釅。 下面則擺著建福茶莊杜師傅的工夫茶--佛手、鐵觀音及梨山紅香兩款不同年份的水仙。 當然還有很多、很多…沒擺出來。

小茶罐

訂製茶器時也順便訂製幾個小茶罐,容量約可放100克的烏龍茶,當時是要求用陶土,沒想到田力先生貴人多忘事的把茶罐做成日本瓷土,還是乖乖把它們捧回家。 三個高長型、三個矮胖型,另一個是唯一的藍色釉,真的蠻特別的顏色,天空藍。 訂製兩種不同造型也是有原因的,想試試不同形狀的茶罐@存放的茶葉,日後泡出來的茶是不是會有不同的味道?

空心玻璃--你濃我濃

某一天的下午,騎機車出門放風去,沒想到半路就發現一家專門用空心玻璃燒製實驗儀器及工藝品的工作坊,老闆很熱情招呼,讓我參觀他多年來陸續完成的玻璃工藝品,並且泡茶款待,用的杯子就是他自己燒製的玻璃杯。 工作坊裏有老闆教授空心玻璃的工作區、作品展示區,還有提供客人玻璃DIY的空間。 原本以為玻璃就是玻璃啊…可以回收再利用,經過老闆的說明後才知道空心玻璃跟一般玻璃不同,不可以丟到玻璃回收,而且燒製的難度比實心玻璃高。 雖然是第一次見面,老闆不見外的無所不談,與老闆聊一下午的玻璃,也談論目前玻璃產業、創意產業的現況,等待政府伸出援手是大多數傳統產業業者的被動心態,不如趕緊放下以往的包袱尋找轉機,並增加與其他不同產業互動的機會,才有機會走出自己的路。 後來還是忍不住要求老闆現場燒個杯子給我當紀念,紀念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與玻璃接觸,兩個杯子湊在一起就像兩個不同個性的人,要互相、互補才能靠在一起、走在一起。 擁有純手工打造的玻璃,當然也要拿來試茶,茶湯顏色一定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雜質也絕對逃不過法眼,只是熱茶燙手啊…難怪老闆自己喝茶的玻璃杯緣是做成外翻撇口的。 在談話的過程中也順便請老闆幫忙燒製泡茶用的蓋杯,而且還規定他要一次做兩組,一組給我試用,另外也要求老闆自己試用看看效果,因為老闆說他對茶沒什麼研究,所以只好也給他功課--自己試用自己的產品,這樣才有辦法進行調整、修正的對話。  

自在茶器,出爐了!

莉森與陶藝家田力先生經過一番討論及調整之後,自在茶館的第一款茶器終於出爐了!! 純手工拉坯,採用日本進口的白色瓷土,一個壺加一個杯, 一款茶器外面上藍色釉,另一款維持茶器白色瓷土的原色--米白色。

好喝茶

通常用蓋碗泡茶只為了試茶的本質及特色,多試幾次熟悉茶的味道之後就可以開始增加一些趣味性變化,例如使用不同的水、茶具、茶杯或不同的水溫泡茶,甚至連坐在身邊的人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茶桌上不時擺滿各式各樣的茶杯、茶壺,想喝茶就伸手捉來茶兵將--杯、壺,接著請來主公,說實話我常常為了不知道要喝什麼茶而傷腦筋,真想養隻猴兒幫忙射飛鏢選茶。 有時杯子比茶壺大上一倍,沖三次茶壺才得一杯茶,若覺得不過癮就乾脆直接把茶葉丟進大杯裏直接沖泡,大口喝茶,爽快!  

給我鏡框

出門在外常自稱25歲還謊稱大學剛畢業(很瞎吧!),今天鼓起勇氣貼出自己的醜照只想幫忙朋友-尼可介紹她純手工打造的木製眼鏡框。 星期三的下午我們相約一起吃午餐,那也是我們第一次見面。約定下午一點半在新竹火車站碰面,沒想到尼可竟然可以憑直覺一眼就認出我,大老遠就朝著站在車站的我招手,真是很神奇!戴上尼可為我準備的安全帽,我們一起騎機車到護城河邊的一家小餐館用餐,沿路我們就話題不斷也無所不談。 尼可特地準備許多關於木製眼鏡的材料也帶來三副眼鏡(其中一副她自己戴著),每副眼鏡都可以說上一大段的故事,接榫、用料、製作自製小工具等都很特別,尼可現在正在寫一本關於木製眼鏡框的書,而且也著手準備未來即將舉辦的鏡框展。 我試戴其中兩副鏡框,覺得這副刷色框比較適合我,人看起來也精神奕奕的,沒有想像中的沈重感。 在此向神力女超人尼可喊話一下… 妳一直說我戴起來很好看,是不是應該盡快給我一副鏡框呢? 我這麼犧牲把自己的照片貼出來,妳是不是可以動作快一點…給我鏡框? 妳覺得把眼鏡給妞妞戴,它會幫妳介紹木框眼鏡的特別之處嗎? 如果行的話,我就不催妳了… 尼可的部落格 羅秉堯 手作 木製眼鏡 裏面可以看到更多關於木製鏡框的相關資料。

2008秋季澄順號--勐庫大樹茶

這是今天3/20下午拍的照片,拍茶底的這張照片因為相機的自動測光而有點偏亮, 卻也看得比較清楚茶葉用料的情況,除了基本大樹茶料還加入較高海拔的茶料。 許多茶友問到大樹茶是存放一陣子再喝比較好呢?還是可以現喝? 莉森挑選茶的標準以可以現喝為首要條件,茶質優、有特色及獨特風格, 所以非常鼓勵茶友們有茶就喝,千萬別等到人、茶都老了再喝, 如果沒立即喝看看,如何知道自己花錢買到的是什麼樣的茶? 也有茶友問大樹茶的轉變問題,普洱茶是需要長期觀察才能真確知道它的變化, 這款勐庫大樹茶是2008年秋季訂製的,目前茶轉變得比較內斂也顯得沈穩些, 一口茶湯就能讓茶的口感持續許久。 http://id3573.com/blog/archives/600 之前曾經在此介紹過勐庫喬木餅茶兩款(有紙、無紙)。 喝過自己訂製的勐庫大樹茶,也才確認那兩款茶的來源是勐庫。

美妙的交點

十多年前在台北淡江大學城區部補修數學學分時,偶然機會在那附近的古玩店裏買到這把訂婚紀念瓷壺,想必當時訂製應該還有杯子成組的,上面寫著石純農、王劍芬訂婚紀念,民國廿八年三月。 2005年時曾經在樂多「茶包愛喝茶」部落格裏寫過這款瓷壺,最近登進樂多時發現兩則留言,說明她是石、王二人的外孫女Zoe,她希望回來台灣時可以和我見面。 立即回信告訴Zoe,我非常期待和她見面,更願意將這把紀念瓷壺當成見面禮送給她。沒多久就收到她的回信,是Zoe的先生代為回信,說明Zoe非常感動於有個完全不相識的人將她外祖父、母的訂婚紀念好好保存著,而激動許久。 看完回信,輪到我久久不能自已,對於事情的發展覺得真是不可思議… Zoe將在五月天裏出差到台灣,期待著那美妙的到來。 註:在Google上搜尋「石純農」,發現石先生曾經是上海有名的中醫師,也有醫學著作傳世。

甜蜜蜜

這款茶是 2009年翠峰冬釅 ,去年是在經過電焙幾小時後拿到樣茶試喝,茶香較揚,現在又經過幾小時的電焙修飾,茶湯更顯甜蜜,而且是如影隨形的甜蜜,攤開茶底,有許多如小天使般的嫩葉,像在祝福著喝茶的人們。

戴志賢--蝸牛小茶倉

和戴先生認識許久,一直希望能夠收藏他的作品,最近終於拿到這件蝸牛小茶倉,不是戴先生的作品不好,而是我一直搶不到。 擬真,把竹子的細節做得很棒,而且細節多到讓我覺得不可思議,作品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發現戴先生留下的驚喜。 作品上有兩隻蝸牛,而且是一大一小…這款作品好像是為某位茶友而量身打造的…

森雲軒

農曆年之前就開始規劃實體茶館,其實也不是很正式的門面,只是利用位於汐止老家的一個角落略微佈置而已,天花板安上一盞老燈,拉一張老桌及長椅條,再擺一個茶櫃,看起來就是一個很簡單的喝茶空間,為了與網路的自在茶館有所區別,只好再取個名字「森雲軒」,取意為莉森在汐止白雲里的小茶軒。 這盞三燈式的老燈是用珍藏茶和茶友兼好友換來的,另外還有一盞是六燈式的,可惜我家的天花板不是挑高的,否則掛起那六盞式老燈一定更有氣氛。 老桌是先祖留下來的,還記得小時候尤其特別喜歡大人們正在用餐時和弟、妹一起鑽到桌底下玩,甚至端著碗就坐在桌底的橫桿上吃飯。 才說燈裝上之後桌子就會自動跑出來,沒想到搬來桌椅、櫃子後開始覺得地板難看,結果全家出動花半天時間把二十幾年前舖的塑膠地板全挖掉,真不知道清完地板後又會有什麼工程又自動出現?

貓頭鷹鐵瓶

最近買進一把生鐵壺,這是我平生第一次買的新鐵瓶,以前的鐵瓶都是二手貨,更可憐的是價格還蠻高的,想想覺得真是非常不值得。在一堆新鐵瓶裏挑選到這把壺,壺蓋上站著一隻非常可愛的貓頭鷹,總覺得我和貓頭鷹非常有緣,二話不說就掏錢買單,開開心心把它捧回家去。 壺身一側有松樹紋,看起來樸素、簡單,表面應該是上生漆的處理,呈現深褐色,把手的部份已經被提握到發亮。

泡茶的用水問題

  最近陸續從茶友敘述喝茶口感及香氣的文字中發現一些問題,較容易發現的是水的問題。一般家庭絕少直接使用自來水泡茶或煮開水,大多使用各式各樣的濾水器材先過濾才飲用,各種濾材的功能取向不同,過濾水便呈現不同的風貎,如果沒有仔細品水是不容易它們的差異。   雖然家裏有六把的中古生鐵壺,除非特別的日子否則是沒什麼機會使用它們,平常只使用方便煮水的隨手泡電茶壺,水的部份則採用RO逆滲水及德國某廠牌的濾水壺水各半做調整,這樣的搭配是經過長時間的嘗試才得到較佳的方式,茶友們如果有更好的方法也歡迎提供給大家參考。   記得有次泡一款炭焙佛手老茶,它原已經有明顯果酸味道,當時使用逆滲水再加上汕頭壺,竟然佛手茶喝起來像是柳橙汁,一小杯茶喝了半小時才喝完,那樣的滋味真是令人難忘。

2001下關鐵餅

港倉茶… 撬開餅身,裏面呈現重倉的白霧現象…這餅茶顯然是重倉了些,其他餅就不知道狀況如何了。 茶餅快被我分屍完畢時,才找到內飛… 茶泡開後,條索分明,茶湯入口後有開闊感,只能說香港茶行的倉庫真的很神。 又拆一餅同一批的下關鐵餅,它呈現的是完全不一樣的狀況,沒有任何白霧,看起來非常乾淨,也完全沒有倉味。 沖泡後,和之前那餅重倉也完全不同。 買入倉茶時還是需要仔細挑選,但是批貨的話,還真的是無法一一拆來看的。

整理小倉庫

整理倉庫和逛茶行這兩件事是讓我自己覺得很富有的方式,想當初什麼都不清楚的狀況,看到、喝到喜歡的就收個一組或幾片,長久下來也累積出不少數量,雖然那時已經有鄧時海的那本普洱茶,但是我還是靠自己的運氣游走於大街小巷之間。 旗槍同慶號於千禧年時收藏九筒,只讓了一餅給同事,其餘的因為賣不出去而留下來,當時一餅2500元… 筍殼蓋上兩個章:雲南正山、大葉青餅,小貼紙則是註明8582,裏面則包著大黃印的外包紙。 九○年代的8582?竟然包格紋紙跟七三青餅類似的外 又是佈滿龍珠的散片…

辛苦熬製的茶膏

熬製茶膏的原料可分為新鮮茶菁和毛茶兩種,此款茶膏是以經過完整製程的毛茶為原料,經過兩天兩夜不停火的熬煮,煉製提高濃度凝結成膏狀,接著進行第二個工序--過濾,經過兩、三次的雜質過濾後再倒入模具硬化成型。 二十公斤毛茶經過熬製之後,只能製成一公斤茶膏,所以它的濃度是蠻高的,除了熬煮就要花兩天兩夜,晾乾也需要很長的時間,天氣狀況也會影響晾乾的速度,至少也要花上十幾天。 成型之後很不容易分割切塊,實在太硬了…所以在完全硬化之前就要分切,否則下刀切開的同時就會讓茶膏表面龜裂。 在了解茶膏製造工序的同時,發現茶膏跟生漆的本質有點相似,真是有趣的發現。

99昆鐵

99年昆明鐵餅,入港倉,樟香,耐泡。 其實我對這餅茶還有些疑惑,真的99?真的昆明? 以欣賞它的倉儲轉化及傳統普洱的味道而言,它的整體表現還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