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上海】華古堂。老上海機械錶

在巷弄裏尋找上海老房子時發現楊芝華阿姨的華古堂,位於陝西南路186弄5號,在上海地鐵10號線陝西南站靠淮海路的陝西南路,莉森在上海旅遊期間總是搞錯方向,就在同一條路上來來回回走,真像傻子。 莉森和阿姨一見如故,就是特別投緣,或許我們都有相同的愚癡,都是收集狂,阿姨收藏老上海機械錶及雞血、田黃已經有二、三十年之久,生活簡單,傾全力專心投入自己喜愛的收藏。 莉森非常喜歡上發條後手錶發出的滴搭聲  阿姨幫忙找了幾款倉存錶讓莉森挑選,真的蠻難挑,每個手錶都很有特色。

【上海】多寶古玩城。宏緣閣

逛完上海豫園、城隍廟,往地鐵站方向走,就可以看到多寶古玩城,裏面有許多古玩店,聽說有些店家是由東台搬來的,逛一、二樓仍然覺得冷清,或許是因為非假日吧…,也看到許多店主聚在一起打牌打發時間,這現象在曹家渡花市也看到過的。 逛一圈後只走進一家店裏坐了一會兒,和店主聊兩岸的高古陶瓷現況,果然有差不多觀點的心得分享,店主來自江西,經營高古陶瓷已是第三代,很大方的讓莉森在店裏拍照並隨意觀賞收藏,更是不藏私的分享收藏的經營心得,也讓莉森大開眼界。

【上海】博茶堂+大同成

特別挑選離開上海的前一天搭游船,沒想到竟下一整天的雨,在大茶飯享用冰火菠蘿油、港式鴛鴦之後興緻不減的搭地鐵從南京西路到南京東路站,出地鐵站走幾分鐘遠遠就可以看到外灘,直直走到路口,兩邊即是鼎鼎有名的和平飯店。 在上海隨興尋找茶的蹤跡,先在威海路發現博茶堂普洱專賣店,店裏陳設滿是台灣來的陶藝作品,還有為數不少的老普洱及台灣茶,沒錯!老闆也是來自台灣,店裏的接待人員是來自江西的邱小姐,看起來年紀輕輕的小姑娘應對都非常得體,若我是老闆鐵定讓她入股分紅以確保不會被其他茶行挖角,在店裏喝幾款茶,感覺很不錯。 中山公園站附近的天山茶城,看起來蠻冷清的,其實主要的原因應該是店家的經營態度,若只是以過日子的心態經營鐵定客人不上門,越是不景氣時客人對於品質越是挑剔,沒有好茶如何能吸引客人上門呢? 走進茶城只在專營武夷岩茶的大同成停留,老闆夫婦熱情招待店裏的招牌茶,喝茶時討論著兩岸的茶葉市場及經營心得,與莉森的觀察不謀而合,老闆主動邀約明年春季一起到他們的茶園參觀,並贈送幾款岩茶樣茶給莉森帶回,其中有一款武夷岩茶餅更是特色,後續再介紹大家。

港商訂製款。九○年代大黃青餅

輕焙雲香冬茶(電焙籠實驗二)

去年這款台茶20號迎香剛做好時,非常香甜,走的是清新甜美路線,沖泡時,遠遠就可以聞到茶香,朋友直呼:根本就是香水茶! 雲香冬茶倒入小焙茶籠,將茶葉舖平以便受熱溫度平均,一包四兩(150公克)的份量剛剛好,完全不必翻動茶葉,以80度焙三小時,這次前兩小時連續焙,隔天再焙一小時,兩天後才拿出來沖泡。 茶葉幾乎看不出有焙過,沖泡時從茶湯顏色及茶香表現可感受有些差異,曾經喝過毛茶後更可以感受到極大的不同。 原本青春奔放的香氣變得秀氣甜蜜,並有細膩的回韻香,茶湯口感更為平易近人而如影隨形。 用瓷杯的口感讓人覺得冷靜,換涂慶賀老師的多彩釉小杯,果然茶湯口感如彩色般的厚實燦爛。

試壺記錄

兩把很讚的茶壺,通常不會有人想到把它們拿來進行PK賽,偏偏莉森就是太閒,就拿它們來玩玩。 台灣壺商訂製款紫砂石瓢 朱泥菊瓣壺 兩把壺試同一款微電焙烏龍,從照片中可以看到玻璃杯裏的茶湯顏色不太一樣。 怕是光線問題造成的差異,將兩杯茶水交換位置後,紫砂壺的茶湯仍然比較光亮。 倒入白瓷杯中,可以看到左邊的茶湯有點點偏紅。 右邊的茶湯比較透亮 幾泡之後,右邊茶湯的表現比較有繼航力。 將茶壺中的茶葉倒出來比較,右邊的比較舒展。 美斯樂紅頂茶 來自泰北美斯樂的阿薩姆紅茶,源鴻茶廠朱鴻昇先生於三十年前從台灣帶到美斯樂的茶種,與被遺留在泰北的國軍遺族後人一樣的坎坷,紅頂茶種植於石礫土坡,口感跟台灣的台茶八號完全不相同,紅頂顯得穩重許多,相信喝過都會留下深刻印象。 相同的茶具,再次測試兩把壺的性能。 浸泡三分鐘之後,倒出茶湯,右邊紫砂壺的茶湯似乎比較厚重些。 左邊茶湯有光暈,顏色較深些;右邊則比較平均,顏色比較亮紅。 右邊的茶湯還有水霧現象,左邊則沒有 右邊茶湯非常清透 一樣的泡沖次數及時間,右邊茶湯顏色及味道較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