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終於進入泥巴世界

四月初,莉森去迪化街學服裝打版,利用下班之後的晚上拜師學藝,打版老師是業界名師,教學非常認真、嚴謹,晚上七點開始上課,常常下課已經十一點多,隔天上班常精神不濟,只好放棄成為打版師的夢想,但多少得到一些服裝設計的概念也是不錯的收獲。 暫時中止打版課後,拿省下的學費買一台轆轤和練習土後即開始泥巴生活,一團土在拉坯機上變成一個容器,真的需要非常多的努力,就算老師手把手的指導,也沒辦法把所有細節傳授,只能自己體會、摸索,泥土的軟硬度、泥土在拉坯機中心點就位、胎土的厚薄…等,光是拉坯就是一門功夫。 一開始非常不進入狀況,竟曾對著一團泥巴生氣,覺得被泥巴欺負,土坯東倒西歪時也努力調整,希望可以成為作品,練習一段時間後就不再堅持留下那些不完美。

碧綠溪的烏龍茶

大禹嶺的烏龍茶一直是非常高貴的茶,傳言多年前早已被中國大陸的富豪簽約漲停鎖死,大多數茶友只能買到梨山茶區的茶葉,莉森也只是聽茶商說說故事,目前高海拔的梨山烏龍茶就屬Facebook裏帳號為梨山茶王的茶園最透明,他天天貼茶園的現況,並在網路上直接銷售,如果您想買到貨真價實的大禹嶺,找茶王買茶就對了。 莉森現在介紹的烏龍茶不是梨山茶王家的茶,是比較少見的野放茶,茶園主人已遠走他鄉,由原住民採摘製做的自然茶。 濃濃的野味,有著鑲紅邊的裙擺,再加上輕焙火,就像著輕妝般的甜美可口,茶湯入口,回味無窮的美味!

坪林。紅梅(青心烏龍蜜香紅茶)

坪林文山茶區距離莉森最近,卻現在才開始認真找茶,千萬不能小看坪林,因為它是台灣延續福建安溪茶的起點,要喝細緻的工夫茶,走一趟坪林吧! 經營坪林茶有四十幾年經驗的老闆特別挑出當地人稱為「紅梅」的蜜香紅茶推薦給茶友們,採摘青心烏龍茶種春季的嫩葉做成紅茶;長久以來坪林紅茶以外銷為主,但成本提高之後反而不利出口價格,意外的讓坪林紅茶有機會留到店裏銷售。 喝坪林茶要以工藝角度欣賞,不管是茶葉、茶湯,它們的呈現方式與其他茶區完全不同,適合慢慢品、細細嚐,小壺、小杯是具備的茶具。

1989 松柏嶺水仙

這款水仙是建福茶莊杜春明先生(T4U茶藝論壇創辦人--嗜茶士)在高雄時期的作品,數量原本就非常稀少,經過二十多年的消耗之後所剩不少。 有人買不到A茶,先買B茶,再要求換A茶…記得下次直接退貨就好,千萬別上當!

T4U建站週年紀念茶--2007高山鐵觀音茶王

Tea For You茶藝論壇是繼茶顛話茶論壇之後的茶葉專業社群,在FaceBook流行之前,喜歡喝茶的網友們每天都要去探探最新的茶葉相關話題;智慧型手機普及很快的改變大家的網路使用習慣,以往瀏覽網站能凝聚社群力量,現在網路使用者越來越孤單,孤單到只能秀自己和看別人秀,表達意見的機會越來越少,知識性內容也越來越少見。 這款鐵觀音茶王是2007年建福茶莊在T4U成立週年推出的紀念茶,該鐵觀音茶園於多年前的颱風過境時已完全流失,因此更具收藏價值。本款茶王是將不同季節混堆,重火炭焙的精製茶款。 不同階段喜歡的茶略有不同,應該喝什麼茶也沒定數,但具嚐鮮精神的茶友自然會有新發現!!

蓋杯也流行混搭風

蓋杯對於試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工具,目前除了白瓷也流行玻璃,當然還有各式各樣材質的茶具,重點是如何公正客觀的呈現茶的原始味道及便利觀賞沖泡的茶葉,台灣茶通常習慣用茶場評鑑用的試茶評鑑杯組,但是普洱就比較常使用蓋杯,慢慢的形成風氣並不是規定,自己手邊有什麼道具就搭著用,誰知道下一波會不會流行使用不鏽鋼杯喝茶呢? 我們在幾年前就找玻璃師傅訂製硼玻璃茶具,現在玻璃茶具正在市面上大流行,聽說店家還得接受玻璃茶具是依買瓷器茶具金額依比例配給,中國大陸的玻璃茶具更是出現仿品,因此我們不再庫存玻璃茶具,只留些早期訂製品供自己拍照使用。 試茶不一定非得白瓷,只是個人習慣問題,喝得越精細講究的細節就越多,原本出門試茶只是帶著茶葉,慢慢的自己帶的家私越來越多,茶杯、茶具只是基本配備,接著就會自己帶水,不知道帶水之後將會再增加什麼項目?

來自苗栗三義的原礦土

 這是目前黎世榮原礦壺採用的朱泥原礦土,原本沉積於海洋底層, 由原礦可看到呈現一層一層的片頁岩結構。 為何說是沉積海底呢?仔細看,便可以看到貝殼夾雜其中,有扇貝、羊角貝…等。  這是原礦土經過一千兩百度高溫燒結之後呈現的狀態,白色便是夾雜其中的貝殼,再高溫些會有呈現類似螃蟹眼的小圓亮點。  這把供春壺,用放大鏡仔細看,有非常多的貝殼碎片,非常特別。 壺嘴旁邊的土胎裏正好有一大片沒被挑出的貝殼, 在燒製完成後,貝殼上面的土塊失去附著力而崩落,壺面便露出貝殼的痕跡。 土胎裡的貝殼,像夜空星星一樣閃耀。 貝殼供春目前由 新竹鄭先生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