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茶盞泡茶

型式就如同斗笠,因此稱為斗笠盞。

各種釉色的斗笠盞

宋代蔡襄所著《茶錄》下篇茶器之中有專論茶盞的部份: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

宋代點茶是將團茶解碎再碾碎成茶末粉過篩,將茶末粉置入茶盞沖以熱水,再以竹筅攪打以便茶末粉充分均勻於熱水中,攪打過程自然形成泡沫如堆雲積雪。

目前葉茶形式的沖泡,大多依沖泡目的選擇而使用茶壺、蓋碗或鑑定杯等茶具,茶碗直接沖泡也是可行;在製茶廠製茶過程中的試茶也常見使用白色飯碗沖茶,以瓷製湯匙聞香及取茶湯。

茶盞泡茶
方便觀察茶葉,散熱快,只要第一沖溫度夠高,
接續以不同溫度沖茶,便有不同的茶湯效果。

葉茶沖泡後有完全舒展的空間,小碎片下沉,
飲茶時碎茶便被積壓在下層,絕少有喝到茶渣的問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香港嶤陽茶行的鐵觀音和水仙

這是為了不久之後迎接『茶多拉盒子』的準備工作, 莉森找來嶤陽茶行出品的水仙、鐵觀音兩款各三種等級的岩茶, 打算先練練基本功,不知沒有茶友也想一起練? 特別鐵觀音茶王 140g 本山正綠觀音 140g 極品正鐵觀音 140g 天心岩特別老欉水仙 125g 天井岩真欉水仙 125g 幔陀西正欉水仙(無罐) 125g

雷窯。郭瑞聰

許久不曾在鶯歌老街上閒逛,假日的人潮總是讓人敬而遠之。

香港祥興茶行。鐵羅漢

九○年代在台中港的委託行裏都可以找得到,當時莉森以普洱為收藏目標,因此岩茶只是點綴性的茶飲品,沒想到十多年後它也有機會被注意到。 九○年代收到的包裝跟後來的不太一樣,舊包裝的圖案比較好看、精緻。兩款對照的照片裏,左邊是新包裝,右邊是舊包裝。 一大包裏面有八中包,每一中包裏面有十個小紙包,每小紙包重約7克 後面兩張茶湯是不同角度拍的,岩味明確,茶湯清澈,值得細細品味。 這款式的鐵羅漢很令人頭大的是它沒有標註出廠日期或保存期限,因此除了開拆,完全沒辦法知道它的狀況,又因為封在塑膠包裝袋裏,轉化的速度也變得慢,有些喝起來還有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