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蓮子朱泥壺
蓮子朱泥壺
照片及資料來源:國立歷史博物館網站
http://www.nmh.gov.tw/nmh_web/exhibition/exhibition_001.cfm?exhibition_id=456&ex=1
日期 2007/08/14~2007/09/30
地點 史博館一樓
特展說明
     茶文化包含茶葉茶具的物質文明層面,以及豐厚的茶精神文化;中國和日本不僅細緻發展茶文化,亦滲透到生活中各層面,正所謂喝茶、品禪、玩壺、悟道。茶文化的風尚千年始終不衰,深入文學、藝術與社會生活,茶文化豐富了人類的精神生活,也促進陶瓷器、金銀器等工藝發展,本次展覽展出難得一見收藏精品,還有美不勝收的的百壺牆,對照中日茶文物,將是一場別具意義的文化盛會。
    中日兩國自古以來就有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聯繫,茶文化是兩國源遠流長的文化交流結晶,尤以茶文化作為中日文化交流關係的紐帶,有特別重要的文化價值。中日茶文化都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東方哲理。中國茶文化受到儒、道、佛的綜合影響,而日本茶道主要受佛教禪宗影響。在器物上,各自留下不同的美學發展痕跡。中國人是最先發現和利用茶的民族,世界各種語言中的「茶」,都是從中國對外貿易港口所在地廣東、福建等地「茶」的方言音譯轉變而來;中國人更有所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表現生活習俗及飲食文化,強調了茶乃生活必需。日本室町幕府的中國文物收藏熱,以及全室塌塌米的室內起居設計,成為日本茶道的茶禮形成重要部分,本展規劃兩個不同文化體系,比較中日茶文化的同與異,以及兩方之間的交流互動。茶文化的傳承需要持續積澱,茶文化的發展則有賴於不斷的流動、創新。收藏家王度先生惠借多年收藏,使大眾有機會一窺中日兩國茶文化之美,至為可貴。
    藉由文獻資料、茶具壺藝展示及茶文化情境展示,並將於展覽期間舉辦茶道示範教學,讓大眾瞭解茶與茶器在人文歷史方面密不可分的意義,期以展覽的形式與教育功能,提升國人生活品味及對文物藝術的欣賞境界,自是茶文化愛好者與研究者難得的交流機會。感謝王度先生為此展所付出的心力,也感謝李鳳山老師領導的梅門子弟共襄盛舉。相信這是一次別開生面並有積極意義的茶文化展覽。
  前幾天收到鹿谷鄉 玉春茶坊 林獻鎮老師寄來青心烏龍、金萱兩小包樣茶,目前還沒試喝,不過我相信一定是很不錯的茶。沒試喝是因為我感冒已久,怕浪費好茶;而且唯一的數位相機也壞了,沒辦法幫樣茶拍照片。   玉春茶坊主人林獻鎮先生是2002年從鹿谷鄉廣興國小退休的教師,世居鹿谷鄉廣興村,家族自清朝末年起即開始栽植原生茶並從事茶葉批發生意。林先生自從軍中退伍後從事教育工作並於課餘之際協助家中之茶園管理及製茶相關研究工作,於1976年開始參加鹿谷鄉農會之茶葉比賽,至今成果輝煌。   我從他們的網站資料裏得知玉春茶坊的招牌茶-蟬涎香,之前林老師也寄過蟬涎香樣茶給我試過,一開始我不太清楚它的茶種,只是一般的泡法試茶,有蜜果香,但是另外的特殊香味並不是我所熟悉的,向林老師確認後才證實我的懷疑,果然是金萱茶種的蟬涎香。   目前林老師也擔任台灣日報竹山鹿谷地區的駐地記者,積極為地方產業做詳實報導及推廣當地的茶藝訊息,希望讓民眾了解竹山鹿谷地區的產業發展情形並推廣茶藝文化活動,以促進產業的發展及升級。 玉春茶坊 049-2752752 林先生 m203036936@yahoo.com.tw
留言
張貼留言